禱告:
1.為區裏弟兄姊妹及家人,靈、魂與身子蒙保守禱告。

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

有關在職時間的運用(二)

在職服事的正確觀念

一、在職的價值觀(那一件事比較重要,就會有時間)李弟兄說過,在職聖徒是召會的腰,腰若不好,就不能站得直走得好。在職聖徒可向上托住向下照顧,使召會有衝力。但因在職聖徒的特點標記是忙、累,沒有時間,若要服事,必須先心思更新,觀念改變。在神生機的救恩中,從重生到得榮,中間必須經過重要的更新與變化。更新就是心思觀念改變,變化則從心思開始,然後有情感與意志的變化。所以心思更新是變化的重點,若心思不更新則可能得救多年仍毫無變化。心思未更新時,總想要等到不忙不累時再服事主。但一個健全的人沒有不忙不累的,從一天開始到工作完回家,都是忙是累,即使坐在沙發上仍是累。只有在病倒時才能不忙不累又有時間。例如一位在職弟兄每天晚上八點才下班回家,吃過飯,就沒有時間聚會服事。但因著主的復興,心思改變,願提早下班回家,簡單充飢後,先聚會,晚餐散會後再吃。可見時間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,有沒有時間,完全看我們怎麼安排。主給你我的時間都是二十四小時,把別的事情放下一點,這件事就有時間了。舉我一個假設的例子,我是經商的,當要與客戶簽約時,簽約是最重要的,其他事都沒時間。但如在正要簽約時,接到兒子送急診的消息,此時赴急診處看兒子成了最重要、有時間作的事,簽約反成了次要沒時間了。所以不是我們沒有時間,而是我們認為何事重要。我們可能把很多事都看作比服事主重要,比召會的事重要,以致服事主的事沒時間間,反而其他的事都有時間。這都是觀念的問題。我們更要看見,我們的生命氣息都在主手中,祂給我們時間,我們才有時間,祂把時間拿走,我們就一點時間都沒有了。這是我們要認識的在職的價值觀:知道什麼事重要,在什麼事上就有時間。求主開我們的眼睛,看見神的經綸,主的召會是最重要的,願把更多的時間聖別出來,為著祂和祂的召會。

二、在職的全時間觀念(事奉主是正業,其他是副業)聖經給我們的觀念是每人都是全時間。在倪弟兄的初信造就一書的職業篇中,說到我們的職業是副業,服事主才是我們的正業。工作是為著我們的生活和召會的需要,幫助我們更有能力事奉主。許多弟兄姊妹弄反了,把事奉主當成兼差的,有時間才來一下,沒時間就不服事了。須要主轉我們的觀念,要知道主是用重價買我們回來,我們的主權早就屬於祂了。在舊約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,重覆向法老王說的一句話就是「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我」,必須所有的人並牛群羊群都帶出來。這是聖經的觀念。得救後,我們的全入全家,都是全時間為著主,其他都是副業。有此觀念,使我們服事主一定有時間。並且你為著主,主也一定為著你。保羅說在主裡的勞苦不是徒然的。約翰福音二十一章,主被釘後,彼得帶著弟兄們下海打魚,雖然他們都曾是捕魚老手,但忙碌一晚,卻一條魚也沒打著,直到主告訴他們把網灑在船右邊,他們就打了一百五十三條大魚,網也沒有破。從彼得的經歷中,我們看見有一主宰的手,祂若要給,擋都擋不住一魚多網也沒有破。我們若憑著自己努力,則可能魚沒抓到,網卻破了一身體累出病痛。弟兄姊妹,我們的生命氣息一切都在主手中,我們給主時間,主就給我們更多時間,主要給我們財富,我們就能有財富。求主在這一點上更新我們的心思,改變我們的觀念。

三、在職的活力(操練靈、享受主、服事召會)在職的活力排能否持續,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活力人。倪弟兄曾說,人得救後所經過的路,就像火車從起點到終點,途中會經過各種不同的環境,有高山、有平原、也有黑暗的山洞、有起有伏。而在職的路起伏更大,因要經歷的環境變化大,在這樣變動的環境中,如何還能持續有活力,我們來看行傳中的保羅,他就是一位在艱難環境中,仍持續有活力的人,即使在監牢中,仍能唱詩讚美,帶領獄卒一家得救。倪弟兄在牢中二十年,最後一封信中說:我持守了喜樂。這是一位有活力的人。我年輕時也愛主,但起伏很大,深處覺得不能如此,就在主前尋求主給一條出路,慢慢主給我看見,操練靈是重要的關鍵。在聖經中能力與靈有關,要有活力就必須操練靈,在行傳前十二章記錄彼得的職事,他與配搭使徒們外面雖無強的真理裝備,但他們禱告,操練靈。我們日常生活行動說話,都要禱告操練靈,不住的禱告,將心思置於靈,聯於主,活在調和的靈中,二靈成一靈。這樣的操練很容易也很重要,否則每天的生活都是透支,在聚會時就只能等別人供應重新調整。李弟兄曾說聚會要從家裡開始,我們更應整天都活在調和的靈裡,以維持靈的高昂,靈的喜樂。若遇較大的難處或壓力時,就要操練保羅說的:什麼時候軟弱,什麼時候剛強。其秘訣是在不想禱告時,馬上禱告,禱告完就不軟弱了。

如何操練靈﹖主要在操練靈的三部份:良心、直覺、交通。日夜操練,良心不安立刻對付,以恢復靈的平安喜樂與高昂。操練不斷與主來往交通,與主之間交通是通暢的;操練那靈給我們的感覺-直覺。神在我們裡面是會說話的,若不操練,則祂向我們說話我們也聽不見,也感覺不到。在聖經中兩位往以馬忤斯的門徒就是一例,主與他們說話,向他們講解聖經,他們都不知道是主,直到擘餅時發現是主,主卻離開了。到主墓前找主的馬利亞也因沒有操練,而把與她說話的主誤以為是園丁。我們也一樣,若不操練,主向我們顯現,向我們說話時,會以為是「園丁」。求主憐憫我們,能聽見主向我們說的話。主向我們說話我們就會剛強有活力,如行傳中的亞拿尼亞,在禱告中有主向他說話,就有活力去見保羅。一位跟隨主、事奉主的人若少有這種經歷,就沒有活力力,但願主常向我們顯現,向我們說話。我們操練良心是平安的,無虧的,與主交通是不斷的,常常聽見主說話,我們必定是有活力,持續靈裡喜樂的人,不再覺得透支,或對召會服事覺得重擔。以電風扇作比喻,我們不斷聯於主,就是把插頭接在電源上,葉片自然轉動,不覺得累,因有電源能力源源不斷供應。若不插電源,只靠播葉片,則必然疲累。不聯於源頭的服事就是如此,最後必覺得累-活力排有果效,就在於弟兄姊妹聯於主,有享受,操練靈,覺得事奉不是透支,是享受。保羅說勞力的農夫理當先得糧食;主向撒瑪利亞婦人傳福音,當婦人回轉悔改,主也不渴了。服事主真真是享受而不是付出。許多在職弟兄姊妹雖然工作很忙很累,但晚上仍然出去作活力排,挨家挨戶餵養交通見證,回來時就不一樣了,有享受也不累,且有活力繼續作下去。若有帶人得救信主,那更是喜樂,得著加力,願意天天出去。所以活力排不重在方法,而是我們要有活力,我們出去就是主的見證人,「這位耶穌神已經叫他復活了,我們都是這事的見證人」(徒二32),走到那裡,人看見我們就看見神,主耶穌是活的,我們也要是活的,是這事的見證人。

四、在職的家打開(區聚會、禱告聚會、活力排、聚餐)在行傳中早期的召會都是挨家挨戶。最易普及的方式就是聖徒的家打開,最好就是在職聖徒把家打開。從聖經上看,家打開是很蒙恩的。救恩就會到你家,未得救的家人能得救,家中難處被帶過去。亞伯拉罕因著熱切接待來訪的神,而得明年此時生一兒子的應許;撒該把主接到家裡,主就說救恩今天臨到這家。所以把家打開,祝福是大的。我們在買房租房時,都該考慮是否適合家打開,即使須多付一些代價,也是值得。
召會是基督的身體,聖徒就是召會。基督的身體(聖徒)到我們家,頭(基督自己)必也到我們家,這祝福是大的。但需要有榜樣,有人率先把家打開,有神的祝福,就能形成風氣。盼望弟兄姊妹都能把家打開,召會就得著復興。主祝福我們!(摘自新竹市召會網站)

沒有留言: